一旦阅读福克纳就会进入疯狂的心流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11 23:37:09
一旦阅读福克纳就会进入疯狂的心流模式
在一个单休日的晚上,身体平静而情绪起伏地阅读福克纳《八月之光》两个多小时,忽然回过神来,发觉自己进入了阅读的心流模式。\n \n无数次形容我对福克纳文字的痴迷喜爱,他是我心中关于“文学”的top1标准。他一直在写受苦/纠葛的灵魂,围绕在同一个历史的营房。每当他又写到关于种族的孱弱呻吟,写到南方家族偏执的道德人伦,他的那种叙述,唯有福克纳才会写出的叙述,我会惊叹他文字的才能。\n \n福克纳的文字魅力在于,他即使写下某个人的“此刻”,但他会在之后的叙述里反复让你知道是什么汇聚成了这个“此刻”,你回头再读到这个“此刻”,或者你后面了解到这个人更多的“此刻”时,其实读到的是他想让你了解的关于这个人“此刻”之前的所有岁月。他会写出历史,就像“仿佛随着量的聚积而凝现出各种受苦的形状和姿态,庄严静穆,意味深长,令人入迷。”\n \n《八月之光》跟他另外几部长篇小说都是这样的故事。会发现他书里一个一个受苦的灵魂都是“意志”在决定,来自周身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硬朗、悲苦、不可磨灭的塑造成美国南方悲剧的“意志”。《喧哗与骚动》的昆丁/凯蒂如此,《押沙龙,押沙龙!》的萨德本/查尔斯·邦如此,《去吧,摩西》里的山姆·法则斯/卡罗瑟斯·爱德蒙兹如此。《八月之光》里的克里斯默斯也如此。我看得好感动。\n \n在福克纳的书里,故事从来不仅仅只是发生,而是反反复复被提及,在他地方的传统里,未来就是无数回声,笼罩在一个空荡荡而黑暗的营房里。他孤独地留在那里,但发现并不是孤身一人,他自身驻足在那,只要发出声响,就能引来无数受苦的回声。\n \n我记得村上之前在书里写过一段:故事主角购买到《八月之光》然后阅读的段落。刚刚翻阅了一下,他是这样写的:\n“在通勤电车一般拥挤不堪的纪伊国屋书店里买了一本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五点半时,合上书,出门吃了简单的晚饭。我不由得心想:这样的星期日以后将重复几十次、几百次吧?‘安静的、平和的、孤独的星期日’——我出声说道。星期日我是不上发条的。”\n \n而这个单休的晚上对于我来说和星期日是同样的,安静的、平和的,一个不上发条的、纯粹享受福克纳文字的心流之夜。\n \n#我会被文字打动\n#我的私人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