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这玩意真的存在吗?
发布时间:2025-08-13 07:30:43
“文献精读”这玩意真的存在吗?
到底怎么样才算精读文献呢?最近发现自己文献读的太少了,又在烦恼这个问题了。
研一上学期的时候热情满满想要读文献,但是对研究方向也不确定,课程又非常多几乎没有时间,基本上没读多少文献。
从网上看到下载了endnote,倒腾的很久还是没有完整的体系,逐渐放弃。
又向同学打听方法,下载了知云文献翻译,翻译上确实没有障碍了,但还是不知道怎么读文献。
然后大致了解了一些简单的读文献的逻辑,比如说看摘要,看实验方法等等。
但看到图表和数据还是很头疼,一团乱麻。
后来问师兄读文献的技巧,下载了zotero,再次试图文献分类和做笔记。
中间还尝试了各种笔记软件,整理规划软件等等。
研一下学期开始做实验,遇到很多问题。逐渐对文献中的测试和数据有所了解。但感觉基础很不扎实,不会很好的分析数据。感觉应该去仔细系统的学习文献中的数据和实验。但我还是只会上述的略读。
现在又下载了小绿鲸,寻思再尝试一次整理文献。
对于读文献的时间和怎么细看内容也有很多问题。
研一上学期课程太多,工大的课又难又多,基本上没有大片的时间能读文献。
上学期末又很多杂活,每天特别忙。
研一下学期就很多实验要做,很着急出成果有进度,白天全在做实验。我已经感觉到没有很好的文献基础,处处掣肘,但实验进度又很着急。
晚上又在处理和摸索自己的实验数据,摸索第二天应该做什么实验,做杂活等等,也完全没有时间和经历读文献。
完全自己摸索读文献也又很多的问题。起初没有接触实验的时候,对于实验和数据部分完全不知道怎么看,数据是怎么一回事。
等到接触实验有数据了,自己的实验和数据与文献完全不是一回事,并且自己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究竟是自己做的实验出了问题,还是数据处理不够,还是没有修正和筛选数据。很想知道读的文献的作者的实验是什么样子的。
逐渐发现没有精读大量的文献,后续的实验也会有很多问题,处处掣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研过程中,虽然积了跬步也不一定至千里。
还是再找读文献的方法,再试一次。
等我入门了一定整理一个真实有效的的文献精读方法。#文献阅读 #科研学习 #谁来教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