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己权界论》:严复的自由观(4)
发布时间:2025-07-26 23:42:33
《群己权界论》:严复的自由观(4)
出身传统士绅家庭的严复,面对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深受震撼之余,又不失审慎态度。将《论自由》一书译为《群己权界论》,就大有深意。把原文与译文放在一起对照着看,不难发现二者的不同:\n \n严复认同密尔缜密的逻辑:自由之基在于思想自由。思想需要表达,故而催生出言论自由;不论是思想还是欲求都是导向实践的,这又引出行动自由的问题。而论及二者的界限与国家的职责,严复的态度渐渐偏离了密尔。\n \n简而言之:密尔更关注个体,而严复更心系国家。\n \n✍🏻️言论自由:关乎求真、关乎国群\n压制言论自由是社会巨大的灾难(“夺人言论自繇,其为祸于人群,乃最烈也。”)个人的自由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国家、社会。严复认为言论自由的意义在于“平实地说实话讲求真理,一不为古人所欺,而不为权势所屈而已。”严复认为,古人留下的教条“得圆密无漏完全不偏之真理,最寡而几绝无。”,如果不加辨别地盲从,反将导致“道乃因之以不明,民德之以腐败。”\n \n✍🏻️行为自由:克己与自由不可偏废\n对于行为自由,严复的态度更为谨慎。密尔视行为自由为个体权利的伸张,而严复则强调“克己、自由二义,不可偏废”。行为自由不是放纵私欲的接口——“私屈则公德充故也,是故用利他之义,而屈行己自繇者,其为法必公,公而严,虽严于民德犹有进。”\n \n然而,行为自由又是不可或缺的。严复深刻认识到行为自由所带来的差异性与活力,对于一国的重要性 “故一国之中,必有民品不齐,而后殷赈繁殊,而国多生气”。他似乎是看到了个性与创新之间的联系,感叹 “特操之民,社会所待以进化,然国必自繇而后待民有特操”。\n \n✍🏻️自由的保障:国民素质\n严复认为,个体自由的实现,必须以国民素质的提升为前提。国民如果享有自由、做起了国家的主人,教育也自然成为国家的天职:“夫今日之童幼,固后此之国民,而有共治此国之义务者也。”我想此处的教育应指德育,特别是培养爱国精神的教育。在严复看来,国家并非管得越少就越自由。\n \n严复自己的总结:“权界非以便自私,劝善非以为干涉。”\n#严复 #思想史 #自由主义 #读书笔记 #论自由 #群己权界#我身上的这个时代 #还好有书籍\n#国民素质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