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坛“抄袭丑闻”已漂洋过海
发布时间:2025-10-07 15:31:57
中国文坛“抄袭丑闻”已漂洋过海
文章来自Firstpost——\n \n一场抄袭丑闻正在震动中国文学界,它揭露了普遍存在的抄袭现象,并削弱了公众对国家支持的出版体系的信任。\n \n近几个月来,一位使用化名“抒情的森林”的匿名博主,动摇了国家资助的文坛根基。他以严谨的文本对照而闻名,不断发布案例档案,显示多位知名中国作家与国际文学巨匠的作品惊人相似。\n \n从伊恩·麦克尤恩,到加缪和加西亚·马尔克斯,被指抄袭的外国作家名单几乎是一份世界文学经典书单。\n \n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这位数字侦探最初的“鉴抄”相当偶然——给小朋友读儿童文学时,发现其中一段与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文字极为相似。这个发现很快引导他进一步调查,最终发展成一场广泛的揭露行动,许多人如今称这种现象为中国文坛的“系统性抄袭”。\n \n▪️文学界的沉默\n尽管证据不断增加,中国的文学精英大多选择视而不见。多数被牵涉的作家——其中包括在《收获》《人民文学》和《十月》等权威期刊发表过作品的获奖作者——至今未对指控作出回应。只有孙频一人公开道歉,其余人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含糊否认,或干脆回避问题。\n \n“抒情的森林”坚称,他的目的并非个人报复,而是推动文坛的道德清算。他对《三联生活周刊》表示,他的工作关乎正义和原创保护,而不是羞辱个体。\n \n然而,他的揭露却引来出版界部分人士的敌意。据称至少有一位编辑曾向他施压,要求他删除文章,并将这种“文字重合”解释为“巧合”。\n \n▪️信任危机\n这场丑闻正值公众对中国文化机构信任本已脆弱之际。主要文学期刊的无动于衷令读者愤怒,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沉默等同于共谋。\n \n据iNews报道,唯一严肃的机构性回应来自《香港文学》,该刊罕见而值得称赞地发表声明,承认问题、承担责任并承诺改革。相比之下,内地主要刊物要么无视此事,要么暗讽举报者。\n \n这种差异进一步加深了外界的怀疑:长期由国家补贴和塑造的文坛,更关心维护内部等级,而非守护艺术的纯洁性。\n \n完整见上@人文薯\n#文学\n#小说\n#作家\n#抄袭\n#小说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