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发布时间:2025-09-28 04:40:35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专访诺奖得主韩江:用诗意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在获得诺贝尓文学奖之前,韩江曾经在2016年凭借小说《素食者》成为首位获得国际布克奖的韩国作家。2018年,她凭借作品《白》再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并且在同一年凭借《少年来了》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2019她获得西班牙圣克莱门特文学奖。2022年以长篇小说《不做告别》拿下大山文学奖、金万重文学奖。\n \n韩江1994年凭借短篇小说《红锚》崭露头角。到了90年代末,韩国文学开始出现又一次转向,从“后政治时代”或“自我的时代”转向“普遍的时代”。作家们重新将目光投向个人之外的“他者”,却已经不再是“政治的他者”或“意识形态的他者”,而是更具有普遍性的“他者”或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他者”,例如欲望、价值、人性等。\n \n尤其在这一时期,女性作家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活力,如申京淑、孔枝泳、殷熙京、金爱兰、韩江等等。她们的写作已经不能单纯地从“女性主义”的话语去评价。其中,韩江写作的一贯主题,就是对人的暴力性的反思。\n \n黛博拉·史密斯认为:“她(韩江)建立了独特的自我风格。她笔下的角色可以无比残暴,同时无比善良。她所写的内容通常很极端,不是极端的性行为,就是极端的暴力和戏剧冲突,但她的语言从来不是大喊大叫的类型。她的笔法很自控,但不是纪实报道式的冷漠。我觉得,她对过度煽情和冷眼旁观之间的平衡把握得刚刚好。”\n \n记者 | 孙若茜\n \n<<<左滑查看全文\n \n#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  #韩江  #韩国文学  #韩女  #韩女文学  #文学  #作家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