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美、俄 文学哪家强
发布时间:2025-09-26 06:04:21
英、法、美、俄 文学哪家强
主观,非常主观。\nE.M.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过,英国人的戏剧和诗歌写的还行,但不太擅长写小说。法国人和俄国人的小说才写得更为精彩。就这论点,我问过我们学院的文学权威,老师说,福斯特说的这些都是nonsense,不同国家的文学不能分出个高低出来。\n这个学期有意识地去读了非英国文学以外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想感受一下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别。前几天晚上也跟一个很厉害的学长聊到,我们觉得法国文学乃至电影,太极致了,甚至有些时候到了有点癫的地步了。如果说《呼啸山庄》中大半夜去挖坟已经让我觉得有点癫了,那相比法国文学,简直不算啥。美国文学很贴近现实,很有生活气息,对社会运行的法则也洞若观火,学长用了虚伪来评价美国文学。俄国文学,尤其是陀翁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加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应该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了,小说中对人性挣扎与撕裂的叙述也确实鞭辟入里了。英国文学,我经常用小清新来描述。它们也跟美国文学一样,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带有几分法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追求,我觉得算是平衡的比较好的,当然也可能我情人眼里出西施。学长说英国文学是装,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尤其是那些精英作家。\n这学期看了《百年孤独》,有人曾说如果诺奖也有等级的话,那《百年孤独》和《喧哗与骚动》绝对是t0级别的。《百年孤独》的艺术风格,或者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确实独树一帜了。我个人觉得《百年孤独》和《浮士德》有点点类似。\n很多人喜欢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比如《百年孤独》写的是拉丁美洲的抗争史,这也确实是文学一个很重要的维度了。但是现在我喜欢看些哲学的内容,我也觉得我看的这些名著,也真得很人文主义,很存在主义了。每一本作品里都能看出人物尤其是主人公那种热烈涌动翻滚着的生命意志了。\n关于文学作品语言美这个话题,作为非母语者,作为一个很蹩脚的英专生,我感受不到英国文学原著的语言美,我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和奥斯汀或者夏洛特小说的时候,感受不到语言美和音韵美,可能这要语感敏锐的人才能领悟到。在我看的译本里,甚至让我觉得翻译后的语言有中文的美感的,是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弗兰肯斯坦》。\n最后重复一下,主观,非常主观。\n#博士生日常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