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书不吃灰计划|《繁花》金宇澄
发布时间:2025-08-18 07:16:36
电纸书不吃灰计划|《繁花》金宇澄
一本神奇的书。
前几年看了个开头,没坚持读下去,总觉得看不太进去,今年重新翻出来看,读得津津有味,特别真实,特别生动,特别有老上海的韵味,读完仿佛和书中的人物们一起走过他们的来时路。
合上书后,我久久不能忘怀姝华,《繁花》里第一个让我落泪的人物,我在作者对她只言片语的描绘中读懂与共情这个诗意的女人。念到她背的诗,念到她讲的话,念到她写的信,最后念到她从北方孤苦伶仃地回到上海又不声不响地离开,长风公园的故地重游最终未能成行。我想起那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沪生与姝华,阿宝与蓓蒂,小毛与阿宝沪生,皆是如此,儿时玩伴被岁月洪流冲散,纵使团聚,人心已相隔万里,无限伤感。姝华给沪生写的信里有句话,我觉得可以作为所有人、所有时代的注解——「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剧版除了借用原著的一些人物设定之外,和原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所以我觉得没有放在一起讨论的必要,尤其是剧版的三个女主角,原著中是完全不同的命运走向。玲子还是夜东京老板娘,只是和阿宝并无特殊关系,最终仍旧选择全部拗断;李李还是至真园老板娘,阅人无数,渴望婚姻,最终却看破红尘,落发为尼,血血红的玫瑰像火一样在心里燃烧着,从未熄灭;汪小姐不满现状,心中有怨,求子心切,却落得身怀怪胎、无人陪伴的结局,书中结尾处对她在医院的那一段描述看得我毛骨悚然,生理不适——「她的肚子像一座山,一座坟,表面爬满了青紫色的藤蔓,仿佛堆积着层层叠叠的鳞片,散发出浓烈的气味」,充满讽刺意味。
《繁花》对我来说是没有任何阅读障碍的,作为一个上海小囡,每一句对白都能自然地用上海话念出来,特别有代入感,所以我完全能理解很多读者对这种方言转文字的叙述方式感到不习惯。可是说上海话的上海才是真正的上海呀!金宇澄的文字功力可见一斑。
我想,如果按照原著的情节拍一部上海文艺电影出来,一定非常精彩。但或许就像阿宝说的,讲上海的电影,有一个小小姑娘,有钢琴,对他来说就足够了——每个人心里有属于自己的一本《繁花》,属于自己的上海记忆。
#金宇澄繁花 #繁花原著 #海派文化 #读书记录 #电子书自由 #墨水屏 #读后感 #读书笔记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