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发布时间:2025-08-02 04:19:29

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文献阅读: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生活吗?

体重污名:人们认为肥胖者无法享受健康行为\n \n本文于2024年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作者为Peggy J. Liu和Kelly L. Haws学者。\n文章通过6项预注册的实验,考察了体重污名对人们健康行为享受预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人们普遍预期肥胖者更难享受健康行为(如健康饮食和运动),且这一预期表现出僵化:即使人们面对反刻板信息(即目睹肥胖者做出健康行为),仍坚持认为肥胖者无法真正享受健康行为。\n体重污名(weight stigma)指社会对体型偏重者的负面评价与歧视,已被证实与暴饮暴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心理健康受损等消极后果相关。以往研究关注人们对肥胖个体在能力、动机或责任归因上的消极判断。本文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人们可能不相信胖子能像瘦子一样享受健康生活。以往研究表明,个体对他人享受程度的预测可影响对他人目标达成的信心、对他人的支持程度及建议。如果这类预测建立在刻板印象之上,将可能在无意中加剧社会偏见和不平等。\n研究1在无行为信息的情境下,验证了\"肥胖=偏好不健康行为\"的刻板预期:参与者普遍认为消瘦者更享受健康食品,而肥胖者更热衷高热量食物。\n研究2及研究3进一步发现,当呈现反刻板事实时,人们的认知改变呈现不对称性:瘦子吃不健康食品时,其享受预期会提升至与肥胖者相当;但肥胖者吃健康食品时,其享受评分仍显著低于消瘦者,这种差异在运动场景同样成立。\n研究4发现,这种刻板印象进一步影响参与者为他人做出决策。在为他人选择食物时,参与者更少为肥胖者挑选健康选项。\n最后,研究5发现,健康饮食的频率信息几乎不影响个体的享乐预期和选择偏好:即使了解到肥胖者长期坚持健康饮食,这种偏见仅轻微缓解而未消除。\n总体而言,本研究首次提出并系统验证了“肥胖者更难享受健康”这一刻板印象,进一步揭示了体重污名的形成机制。人们否认肥胖者对健康行为的享受权,无意中将其禁锢在\"只配享受垃圾食品\"的认知牢笼中。相比传统研究侧重于能力或意志归因,这项研究强调,即使胖人已经采取了健康行动,社会对他们是否“真正享受”这些行为仍持怀疑态度。这种偏见不仅扭曲了对个体行为动机的理解,也可能削弱其在健康目标上的自我效能感与外部支持。\n当社会系统性地否认特定群体享受健康生活的可能性时,也加剧了健康不平等的循环。毕竟,真正的健康公平始于承认: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西兰花的清甜和跑步后的酣畅,这与体型无关。#文献阅读 #论文打卡